就在剛剛,COP29會議上各締約方就《巴黎協定》第6.4條機制下的碳信用創建標準達成共識,為全球各國正式開展碳交易奠定了堅實基礎,是全球碳市場的歷史性時刻。
1.全球碳市場啟動
全球碳市場最快將在2025年啟動,將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提供資金。COP29 主席表示:“通過有效匹配買家和賣家,6.4條國際碳市場每年可以減少 2500 億美元的實施國家自主貢獻的成本。”這一決定預計將為高排放經濟體提供減排支持,并促進資金流向發展中國家。
*COP29:《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二十九次會議,于2024年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會議聚焦氣候融資、科技創新、國家自主貢獻(NDCs)、全球適應目標(GGA)和損失與損害等議題,旨在通過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2.《巴黎協定》第6.4條
《巴黎協定》第6.4條的發展可以追溯至2015年協定的簽署。那時起,第6條就被視為全球碳市場機制的基礎,它提供了兩種交易抵消的選擇,被稱為國家自主貢獻(NDCs):一種是允許兩個國家為雙邊碳交易協定設定自己的條款,即6.2條,另一條是為國家和公司建立一個由聯合國監督的碳信用機制,以抵消和交易碳排放,即第6.4條。
第6條如果啟動,《巴黎協定》碳市場即使在美國在唐納德·特朗普領導下撤回對巴黎協定的支持后,也可以繼續運營。
3.對中國的影響
6.4條機制為全球碳市場設定了統一的規則和標準,有助于提升中國碳市場的國際認可度和互操作性。意味著中國的碳減排項目可以更容易地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和融資,有利于中國企業更便捷地參與到全球碳市場中,并通過交易抵消自身的排放量和獲取更多的國際資金支持。
此外,中國的CCER機制將能夠與全球市場接軌,參與國際碳信用交易,吸引國際資金支持國內綠色項目的發展。
隨著全球碳市場的建立,中國還可以借鑒國際市場的經驗,完善自身的碳定價機制,使得碳價格更加真實地反映減排成本,從而激勵企業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減排行動中去。
像紅樹林恢復和再生農業這樣的項目開發者可以申請獲得在聯合國體系下出售自身碳信用的批準。專家預計,聯合國批準的碳信用將有更高的價格標簽。
無論是全國碳市場交易還是CCER項目開發申報,千瓦科技都可以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雙碳”服務。